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续航640km, 这款中型SUV适合家用

  • 2025-07-13 11:15:47
  • 414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15 - 20 万价位成为众多家庭购车时的主要考虑区间。在这个价位里,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各有特点,让人难以抉择。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在两者之间犹豫,既在意燃油车的油耗成本,又担心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直到接触到 2026 款零跑 C11,它全系配备的 640km 续航、激光雷达和 8295 芯片,让我看到了在这个价位上难得的均衡表现。作为试驾两周后决定购买的用户,我想结合日常使用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说说这款车的表现。

内饰方面的调整让零跑 C11 呈现出更简洁的风格。取消了之前的三联屏设计,换成了 17.3 英寸 2.8K 悬浮式中控屏,6mm 的超窄边框让屏幕看起来更具科技感。搭配 8295 芯片后,系统操作很流畅,同时打开导航、音乐和车辆设置等多个应用也不会卡顿。Leapmotor OS 4.0 Plus 系统加入了 AI 大模型语音交互功能,不仅能识别方言,还能实现全场景免唤醒对话。我母亲说的四川方言,车机也能准确理解并执行指令,这比我之前用过的只能识别标准普通话的车机方便多了。

舒适性配置上,零跑 C11 考虑得比较周全。主副驾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温度分区控制等功能都是全系标配。上个月天气突然变冷,我提前用手机 APP 远程打开座椅加热,上车的时候座椅已经暖暖的,很舒服。温度分区控制也很实用,我喜欢 24 度,我妻子怕热喜欢 22 度,这样我们各自都能有舒适的温度。车载空气净化器在雾霾天作用明显,有一次能在 10 分钟内把车内 PM2.5 数值从 150 降到 50,对于家里有过敏体质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个功能很有用。

60 英寸 AR-HUD 抬头显示系统是个实用的配置,它能把导航箭头、车速等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再加上 10.25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形成了三层信息交互,减少了驾驶员低头看仪表的次数。有一次晚上下暴雨,视线不好,但 HUD 投射的导航路径很清晰,我不用低头就能知道该在哪里转弯。副驾座椅升级后,带有 4 向电动腿托和记忆迎宾功能,长途坐车的时候,副驾的人能更舒服地休息。后排座椅可以在 27 - 32 度之间电动调节,我岳母因为腰部不太好,把座椅调到最倾斜的角度后,说坐着比以前舒服多了。

智能驾驶相关的硬件和软件配置,能看出零跑 C11 在这方面的投入。它搭载了高通骁龙 8650 辅助驾驶芯片,还有 11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和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这些硬件为辅助驾驶功能提供了支持。Leapmotor Pilot 辅助驾驶系统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主动刹车功能有一次帮了我大忙,在小区门口,一个孩子突然从花丛里跑出来,车子在我还没来得及踩刹车的时候就自己减速了,避免了意外发生。车道偏离预警也很灵敏,有一次我开车时接电话分神了,车轮刚压到实线,方向盘就轻微震动提醒我。自动泊车功能也不错,上周在商场地下车库,光线比较暗,车位又窄,它能准确识别出斜着的车位,并且一次性就倒进了侧方位,旁边开宝马 X3 的车主还探头过来看,看来这个功能确实表现不错。

8295 芯片在车机交互上的优势很明显。我朋友开着他的小鹏 G3i 来我家,他的车搭载的是 8155 芯片,我们同时用语音控制调节空调温度,零跑 C11 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一些。就算在后台下载地图更新,同时用浏览器查附近的美食,切换页面的时候也很流畅,这是我之前开的那些车都做不到的。

外观设计上,2026 款零跑 C11 延续了品牌科技与实用结合的风格。纯电版和增程版的前脸采用了一样的封闭式设计,搭配贯穿式 LED 灯带和熏黑前包围,让车子的辨识度更高了。车身尺寸是 4780/1905/1658mm,轴距 2930mm,在新能源中型 SUV 里,这样的轴距带来了不错的空间优势。隐藏式门把手在锁车后会自动收起来,减少了洗车时被损坏的可能。无框车门虽然关门的时候得稍微用点力,但打开的时候看起来更精致。低风阻轮毂的造型很运动,不过缝隙里的脏东西不太好清理,得用小刷子仔细刷才行。

零跑 C11 在不同版本的设置上,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果预算在 15 万左右,15.88 万的增程 300 激光雷达版可以考虑。它的纯电续航 300km 虽然不算长,但激光雷达和 8295 芯片这些重要配置都有。我邻居买的就是这款车,他每天从郊区到市区上班,通勤距离 40km,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上个月我们一起去露营,他用车上的对外放电功能给电烤炉、咖啡机供电,用了一整天,电还剩不少。1220km 的综合续航,应对长途出行或者露营供电都没问题。

像我这样更倾向于纯电车型的用户,16.58 万的纯电 640 激光雷达版比较合适。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后排独立空调这些配置,在同价位的合资车中很多都是需要额外加钱选装的,我之前开的大众途岳,座椅加热就需要加 3000 块才能选装。周末带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后排的孩子可以自己调节娱乐屏的角度看动画片,不用一直麻烦前排的人。而且车子 2930mm 的轴距带来了宽敞的空间,我父亲身高 178cm,坐在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的距离,很舒服。

对于喜欢动力强一点的用户来说,纯电 640 激光雷达版智尊版虽然比基础版贵 1 万,但零百加速 4.5 秒的性能确实能带来不一样的驾驶体验。我同事试驾的时候,在一段空旷的路上体验了急加速,推背感很明显,在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比别的车快一步。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选装了 21 寸轮毂,胎噪会明显变大。我实测过,在高速上行驶时,风噪能达到 72 分贝(图书馆环境大概 40 分贝),我女儿坐后排的时候说,这个车比家里的车吵一点,所以对车内安静程度有要求的用户,选轮毂的时候要考虑一下。

能耗表现是新能源车的重要指标,零跑 C11 纯电版全系 640km 的续航很有竞争力。我买的纯电 640 激光雷达版,搭载了 220kW 的后置单电机,CLTC 工况下续航 640km,而且配备了 800V 高压平台,从 30% 充到 80% 只需要 18 分钟。首保的时候,技师用设备检测,我的车平均百公里电耗是 14.2 度,比官方给出的 14.4 度还低一点。有一次我从市区去邻市出差,来回 360km,去的时候开着空调,回来的时候开着座椅通风,到地方后电量还剩 42%,85% 的续航达成率还是很可靠的。和我之前开燃油车相比,每个月的费用省了不少,以前油费大概 800 块,现在电费只要 150 块左右。

我在大明路 4S 店试驾的两周里,特意测试了不同场景下的能耗情况。早高峰堵车的时候,平均时速 25km/h,开着空调和座椅通风,百公里电耗 16.8 度;晚高峰路况好一点,平均时速 40km/h,电耗降到 15.3 度;周末去山里玩,因为要频繁加速减速,电耗升到 18.2 度,综合来看,在城市里开,续航大概能到 640km。在高速上以 12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跑 100km,表显掉电 125km,这样算下来,续航能达到 483km 以上。快充从 30% 到 80% 用了 28 分钟,峰值功率 140kW,这个表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需要提醒北方的用户,我一个哈尔滨的朋友说,冬天温度降到零下 15 度的时候,续航可能会打七折,如果选装了电池预加热功能,续航能提升 10% 左右。

零跑 C11 也有一些不太让人满意的地方。车机系统在快速切换导航和 CarPlay 音乐的时候,偶尔会有 0.5 秒的延迟。我问过客服,他们说是安卓底层架构的问题,会在下次 OTA 升级的时候进行优化,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后备箱的离地高度比较低,我身高 183cm,搬重物的时候得半蹲着,比宋 PLUS EV 大概低 5cm,我朋友的妻子力气比较小,有一次搬一个装满书的箱子,还需要我帮忙才能放进去。充电方面,虽然支持 800V 高压平台,但用第三方充电桩的时候,峰值功率只能到 120kW(官方数据 180kW),充满电需要 45 分钟。有一次在高速服务区,我看到旁边的极氪 X 用超充桩,25 分钟就充到了 80%,感觉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把零跑 C11 和同级别热门的宋 PLUS EV 冠军版对比一下,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优势。价格上,零跑 C11 智尊版 17.58 万,比宋 PLUS EV 冠军版的 16.98 万贵 1.4 万,但在关键配置上,零跑 C11 更有优势:续航多 140km(640km 对 501km),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而宋 PLUS EV 没有,8295 芯片比宋 PLUS EV 的 8155 芯片性能好,头部空间多 2cm。我有个同事本来已经订了宋 PLUS EV,试驾了零跑 C11 之后,仔细算了算配置上的差别,最后退掉了宋 PLUS EV 的订单,买了零跑 C11,这也能从侧面说明零跑 C11 的性价比。

零跑 C11 在市场上的发展变化也挺让人关注的。2020 年它刚亮相的时候,在展厅里没什么人关注。但仅仅四年时间,它的累计销量就达到了 26 万辆,这样的增长速度能看出它的产品力在不断提升。我表弟 2023 年买了 24 款,看到 26 款的配置后,好几次说要是能再等等就好了。尤其是入门版就配备激光雷达这一点,在同级别车型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他的 24 款还需要额外加钱选装,这种把高配置下放到入门版的做法,确实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总的来说,在 15 - 20 万这个价位的 SUV 中,零跑 C11 同时拥有激光雷达、8295 芯片和 640km 续航,是一个比较务实的选择。虽然它存在车机偶尔卡顿、后备箱离地高度较低等问题,但综合考虑它的配置、价格、能耗以及后续 OTA 升级的可能,还是很值得购买的。建议正在考虑买车的朋友,去 4S 店亲自试驾一下,重点体验一下自动泊车和语音控制功能,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跑一次高速,感受一下它的续航和辅助驾驶表现。买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