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独立央企”的含金量, 到底有多高?

  • 2025-07-04 22:02:32
  • 341

兵器装备集团分立,长安汽车独立,这到底是“单飞是喜”还是“断奶是忧”?

说起长安汽车,那历史可就长了。

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松江捣鼓了个洋炮局,这玩意儿就是长安汽车的“前前前世”。

那会儿,老祖宗们想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硬是用锤头敲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批枪炮。

从金陵制造局到第二十一兵工厂,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安机器制造厂,这块招牌几经更迭,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实业报国的劲儿。

你品,你细品,过去长安汽车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单枪匹马闯天下,这路子到底该怎么走?

这事儿,还得从国资委的战略导向说起。

现在上面说了,央企要“聚焦主责主业”,说白了就是别啥都想抓,先把最擅长的搞精搞透。

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业务搞得风生水起,5月份销量蹭蹭往上涨,同比增长70%,渗透率也超过了42%。

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个个都是能打的。

这背后,是长安汽车在技术上的硬核实力。

就拿动力技术来说,长安汽车搞了个智慧新蓝鲸3.0技术,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4%,这可是国际领先水平。

还有那个SDA智能电动超级数字化平台,里面的UNIBrain超脑中央计算平台,算力能拓展到1000TOPS以上,简直是汽车界的“最强大脑”。

光靠自己闷头搞肯定不行。

长安汽车深谙“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跟宁德时代合资搞动力电池,跟华为深度合作,打造阿维塔高端智能品牌。

还和赣锋锂业、蔚来等企业抱团取暖,构建了一个“竞合共生”的产业生态。

你以为长安汽车只是想卖几辆车?格局小了!

长安汽车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独立之后,长安汽车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更灵活地调配资源,更快地做出决策。

这对于一个想要在新能源赛道上弯道超车的企业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话说回来,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长安汽车要面对的挑战也不少。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都超过50%了,这也就意味着,以前那种靠增量就能躺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是真刀真枪的存量博弈,长安汽车要和比亚迪在15-25万元的主流市场硬碰硬,还要和理想、蔚来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抢蛋糕,压力山大啊!

为了应对挑战,长安汽车也是拼了。

2024年3月,长安汽车发布“海纳川”计划,想要把产业链上下游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汽车装上了更结实的“骨骼”,让它跑得更快更稳。

长安汽车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2024年5月,重庆市政府就和长安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有政府撑腰,长安汽车的底气更足了。

长安汽车也没忘了开拓海外市场。

2024年以来,长安汽车明显加快了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或销售公司。

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到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

长安汽车的转型,可不只是体现在销量增长上,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创新、品牌升级、产业链掌控力等方面的“质变”。

长安汽车在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计划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能量密度目标达400Wh/kg。

这玩意儿要是真能搞出来,那可就厉害了,绝对是长安汽车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一张“王牌”。

为了支撑创新发展,长安汽车还启动了大规模人才引进计划,面向全球招聘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长安汽车也在内部进行改革,引入更多具有市场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从兵器装备集团分立,长安汽车的独立,这可不仅仅是组织架构上的变化,更是央企改革的一个缩影。

长安汽车的独立,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未来,长安汽车将以更专业的姿态,在全球汽车舞台上,秀出中国车企的风采。

至于能不能“C位出道”,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