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吨油菜籽运往中国, 财路被断的加方, 明白了中方为何底气十足

  • 2025-07-23 23:31:13
  • 396

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来华访问,同中方达成了不少合作,这些合作不仅包含过往中澳传统合作领域,在一些新领域,中澳这次也有所涉猎。

日前,两名澳方知情人士就透露称,澳大利亚即将与中方达成一项新的框架协议,这份协议将满足中国关于防止黑胫病传播的植物检疫要求,在达成后,澳方将向中国试运五批油菜籽,总量约为15万吨至25万吨,这也意味着中澳长达数年的贸易冻结结束了。

然而,一家欢喜一家愁。中澳这边正在为合作达成庆祝之际,加拿大一边也将明白,自己的财路这下彻底被断了。

加方油菜籽出口遭遇重创

一直以来,加拿大都是我国油菜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但今年三月份,中方宣布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油菜籽加征100%的关税。这一举措对加拿大油菜籽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要知道,中国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加拿大的油菜籽有一半以上都是销往中国的。

以往,中国每年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价值超过20亿美元。可自从加征关税后,加拿大的油菜籽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价格就变得毫无竞争力。

许多加拿大的农民和相关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大量的油菜籽积压,卖不出去。加拿大农业大省萨斯喀彻温省的省长斯科特·莫伊就曾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该省油菜籽产业“因加拿大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而沦为牺牲品”。

不仅是萨斯喀彻温省,加拿大油菜籽的主要生产地区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深受其害。一些粮仓经营者甚至开始拒绝收购农民手中的油菜籽,这无疑给农民的现金流带来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计。

代表加拿大农场主、生产商和出口食品加工商的加拿大农业食品贸易联盟,也在呼吁渥太华与中国接触,努力说服中国放弃加征关税。但中方这一决定并非毫无缘由。

此前,中国海关多次在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中检出危险性有害生物,其中一家企业出口的油菜籽检疫问题尤为严重。中国海关根据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作出暂停进口的决定,完全合理、合情、合法。中国作为一个对国民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国家,自然要保障国内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不能让有害生物传入国内。

中方油菜籽进口格局多元化

事实上,经过长时间的布局,中方在油菜籽进口方面,早已形成了以加拿大为主、多国补充的多元进口格局。

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就加大了从其他国家进口油菜籽的力度。1月到5月,中国从俄罗斯、阿联酋进口的油菜籽同比分别增长了112.8%和37.5%。如今,再加上和澳方达成的合作,加拿大在华市场份额将从此前的96%,直接降到60%以下。

中国积极拓展油菜籽进口来源,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保障国内油菜籽的稳定供应。

毕竟,如果过度依赖某一个国家,一旦这个国家出现什么状况,比如遭遇自然灾害导致油菜籽减产,或者因为政治等因素影响贸易,那么中国国内的油菜籽供应就会受到冲击。

而多元化的进口格局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风险,就算某一个供应国出现问题,还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

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争取更多话语权的一种方式。当有多个国家都向中国出口油菜籽时,中国在价格谈判等方面就有了更多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合理的价格和更好的贸易条件。

中澳合作让加方压力倍增

澳大利亚作为世界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自2020年以来一直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主要原因是其产品未能满足中国的进口标准。但此次中澳双方经过谈判,即将达成框架协议,澳大利亚供应商将向中国试运五批油菜籽。这对于加拿大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澳大利亚的油菜籽主产区距离中国较近,有着明显的物流优势。而且,一旦澳大利亚的油菜籽能够稳定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地理优势和产能,很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加拿大油菜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贸易商预计,来自中国的需求有可能推高澳大利亚油菜籽的价格并减少加拿大的市场份额。

并且,随着中澳关系的持续回暖,未来双方在油菜籽贸易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还会进一步深化。相比之下,加拿大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上,却因为其一些不当行为,陷入了僵局。

中澳此次达成的合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往来,更是对全球油菜籽贸易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

加拿大在看到澳大利亚即将向中国运送油菜籽后,也终于明白了中方为何在对待与加拿大的贸易问题上如此底气十足。

中国并非离开加拿大的油菜籽就无法保障供应,通过多元化的进口布局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国内油菜籽市场的稳定,同时也向世界表明,在国际贸易中,任何违背规则、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而加拿大若想重新打开中国市场,就必须反思自身行为,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以诚意与中方重新展开对话与合作。

海峡网——中方将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加官员“深感担忧”

观察者网——英媒:中国或将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接近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