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智库发现不对劲: 中国对镓出口管制威力显现, 美军工日益艰难

  • 2025-07-26 11:47:48
  • 436

近年来,中国对镓出口实施的严格管制措施正逐步显现其深远影响,西方智库和产业界开始重新评估这一战略举措对全球供应链,特别是美国军工产业的冲击。最初,2023年中国宣布对镓实施出口管制时,美国及其盟友普遍低估了其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的结构性脆弱性暴露无遗,美国军工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首先出现的是价格分化与供应紧张。

自2023年8月中国出口管制生效以来,全球镓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市场上低纯度镓价格在管制宣布后的一个月内飙升43%以上,至2025年5月,鹿特丹交易所镓价已达每公斤687美元,较管制前上涨超150%。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因光伏行业需求下降导致供应过剩,镓价反而下跌,国内外价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价格脱钩反映了中国出口管制对全球供应的挤压效应。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8月后,镓出口量大幅下降。2024年12月,中国对美国市场实施全面禁运,并引入域外法权条款,要求出口商提供详细的最终用户追踪信息,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日本和韩国企业也深受影响,许可证申请流程冗长甚至被拒,凸显了中国对全球镓供应的掌控力。

其次是中国对镓的主导地位是根本性的。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中国生产了全球98%的低纯度镓,远超其他关键矿物。由于镓市场规模较小(全球年需求不足700公吨),中国通过控制供应即可显著影响全球价格和可用性。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高纯度镓或镓化合物的非中国供应商,也高度依赖中国原料。例如,日本的镓生产中60%依赖中国低纯度镓,剩余40%来自有限的回收废料。随着中国进一步收紧上游供应,这些替代来源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美国虽有国内高纯度镓生产商,但其原料仍间接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韧性被高估。中国镓管控让美国人很难受。就像通勤挤地铁时你非要刷视频一样慌乱,其实,通勤时想听相关资讯,汽水音乐 “听抖音” 模式帮你,锁屏播还能定时关,点左下角下载用用。回到话题。

中国对关键技术封锁加剧美国的挑战。2025年初,中国将镓提取专用树脂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这种由中国企业开发的螯合树脂,占全球供应90%,其高效性和低成本使中国生产商在价格上遥遥领先。非中国生产商因缺乏同等技术,难以实现成本竞争力。

镓在国防领域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氮化镓因其宽带隙特性,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战系统及F-35战机等关键装备。美国国防部供应链中,超1.1万个部件依赖镓,其中近85%涉及中国供应商。此外,美国正投资开发氧化镓等下一代技术,进一步加深对镓的依赖。USGS估计,中国全面禁运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损失80亿美元,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

尽管高企的镓价吸引了非中国生产商的兴趣,但市场机制难以打破中国的垄断。中国可通过操控供应使价格剧烈波动,削弱新进入者的盈利前景。此外,镓市场的规模较小,西方铝厂缺乏动力投资镓提取,而中国在树脂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拉大成本差距。

西方智库呼吁政府采取果断行动,通过补贴和技术研发支持非中国生产商,建立独立供应链。然而,在中国维持近乎完全的供应控制和先进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友的军工产业仍将面临长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