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兜底宣言” 底气从哪里来?

  • 2025-08-01 04:08:05
  • 760

易车原创当下,智驾赛道烽烟四起,一众玩家争当行业急先锋,而比亚迪却沉下心选择做“教育普及者”。

2025年7月初,比亚迪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宣布在中国市场,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震动之余,一个尖锐的问题被推至台前:在责任界定模糊、风险深不可测的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究竟手握怎样的底牌,才敢“全赔”兜底,为智驾普及扫清最大的信任障碍?

辅助驾驶的教育普及者

目前,比亚迪旗下车型产品基本已搭载“天神之眼”系统,智驾版车型销量占比(国内)在今年5月已达惊人的79%。

其中,“天神之眼”的智能泊车覆盖代客泊车、断头路泊车、狭窄车位泊入泊出、无划线车位泊车等全场景,部分车型深度整合了创新的易三方泊车辅助、易四方泊车辅助技术。

在今年7月天神之眼的OTA中,比亚迪还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偏置泊车、窄车位泊车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

可见,“天神之眼”在智能泊车领域展现出的强大场景覆盖能力,无疑为车主提供了极高的便利性和实用性。然而,再强大的功能也需用户信任才能真正落地。为此,比亚迪配套推出了行业首个的“泊车兜底”政策。

关于泊车兜底,比亚迪的具体政策解释是若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引发事故,导致需本车承担的法律责任范围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损失,比亚迪将承担相关费用(不包括额外和解费用或车主违规导致的赔偿)。

简而言之,一旦判定为泊车辅助出问题而产生的事故,维修、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一切费用均有比亚迪全赔兜底,事故后车主无需走第三方商业险流程,直接联系售后处理,能避免次年保费上涨;权益还跟随车辆生命周期,不限定首任车主;

这样的泊车兜底政策就像一颗“定心丸”,直击用户核心焦虑,让用户的担忧瞬间转变为安全感。在最近的比亚迪媒体沟通会上,比亚迪高层就表示他们的智能泊车使用率从40%升至60%+,足以证明责任兜底建立起用户信任,这正是高级辅助驾驶普及的基础。

智电融合破界,安全底气担当

在比亚迪之前,并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敢在产品全周期为用户兜底,更多只是前一两年的智驾险。而比亚迪这份“敢兜底”的自信,绝非空谈,更多源于它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对安全边界的深刻理解。

比亚迪的底气,首先建立在革命性的智电融合架构之上,行业首创的“璇玑架构”就像摩天大厦的地基,以一脑(中央大脑)为中枢,两端(车端AI、云端AI)协同进化,三网(车联网、5G网、卫星网)高速互联,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深度融合。

它从底层彻底打通了电气化与智能化的血脉,将车辆的“大脑”(智驾、智舱)与“四肢”(动力、底盘)整合为有机整体,为高阶智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平台和敏捷响应能力。

在这一架构上,比亚迪的王牌技术“易四方”与“易三方”大放异彩。“易四方”将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与后轮转向无缝结合,在泊车时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摇头摆尾”间轻松征服狭窄车位;易三方技术则通过三电机与后轮转向协同,实现高效的“神龙摆尾”,相信不少网友也曾在社交网络上刷到这些炫酷的名场面。

这直接颠覆了传统泊车体验,效率飙升50%-80%,让用户彻底告别“揉库”烦恼。更关键的是,这种融合能力早已超越泊车场景,赋能行车安全,例如在小半径转弯等复杂工况下提升操控稳定性。

在媒体沟通会上,比亚迪高层还列举一个常见场景:面对城市中不规则红绿灯、横冲直撞的电动自行车或“鬼探头”等极端场景,燃油车由于轮上动力来自于内燃机,它的动力控制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其实比电机慢得多,燃油车更难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响应。

新能源车则能发挥电动化与智能化融合的优势,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结合自研的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和端到端算法架构,协同分布式域控技术,当遇到“鬼探头”时,电机结合实时路面信息,通过了解路面的具体情况,计算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移量,快速给出正确的动力响应,保证行车安全。

这种对轮端扭矩的超精细、超快速控制能力,构成了安全兜底承诺不可或缺的物理基石,让车辆在千钧一发之际更有可能化险为夷。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表示,比亚迪对智能驾驶的核心定位始终是“安全功能”,终极目标直指降低事故率、保障生命安全。

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一直提的“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过去燃油车时代的安全,主要由主动、被动安全配置所定义,而现在有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安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由此可见,比亚迪的“泊车兜底”,是技术自信的必然产物,因为相信自家的技术够安全稳定,才敢全兜底。

写在最后

从颠覆行业的DM-i超级混动、e平台,到惊艳四座的云辇车身控制系统、天神之眼智驾平台,比亚迪打出的每一张“技术底牌”,都不仅源于其前瞻的战略眼光,还因为比亚迪的高效组织革命。

比亚迪早早洞悉“智电融合是未来”的必然,在成功构筑覆盖纯电与混动的四大电动化平台(易四方、易三方、DMO、DM-i/p)后,更率先打破研发壁垒:实现电动化与智能化团队同院协作,座舱与智驾部门深度融合。

如今,约5000人的智驾精英与8000人的电动化专家组成的核心军团,正依托强大的规模效应,推动软件成本随量产快速下降,以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将创新构想加速转化为一项项颠覆性技术。同时,比亚迪还将继续和华为、英伟达、地平线等科技公司保持开放合作关系,坚持自研+合作双技术路线。

比亚迪的这场“豪赌”,实则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升维——它将智能驾驶提升至与动力电池同等重要的核心支柱地位。正如其DM-i技术以极致效率“终结燃油车”,这份“敢兜底”的承诺,正在成为智驾普及的催化剂。(文:詹云志/曾惠君)